台灣小分子 褐藻醣膠 官方粉絲團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癌症治療新趨勢 餓死癌細胞

癌症治療新趨勢 餓死癌細胞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健康醫療網 
癌症治療新趨勢 餓死癌細胞

多或少的副作用,對於家庭更是產生了影響;因此,癌症整體預防及臨床輔助愈來愈受重視,「癌症整合治療」也成為新趨勢。國內外諸多癌症專家並呼籲民眾要重視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飲食療法,「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便利商店的「飯糰」少碰為妙!小心暗藏添加物的食品




便利商店的「飯糰」少碰為妙!小心暗藏添加物的食品

撰文者林明慧
對於繁忙的上班族、沒時間幫小孩準備餐點的大人而言,便利商店的飯糰是他們最常見的選擇。飯糰種類五花八門,其中又以明太子或鮭魚卵口味最受到歡迎。白色的米飯配上一塊明太子,恰到好處的鹹味讓許多人欲罷不能。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初乳蛋白 Q&A

初乳蛋白Q&A問答


Q1. 紐西蘭進口的初乳蛋白,與其他國家有何不同?

A1: 資料來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
  • 紐西蘭乳牛飼養方式是草原放牧,簡稱草飼乳牛
  • 一般有圈養、混養、穀飼(飼料)乳牛等
  • 所產生的生乳營養價值不同
  • 紐西蘭的乳牛,是全球唯一沒有狂牛症的國家
  • 紐西蘭的乳牛,沒有注射賀爾蒙、抗生素
  • 紐西蘭的乳牛,數量比人還多,約600萬頭

牛初乳的營養成分


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A+醫學百科

醫學臨床研究表明,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抵抗病毒、細菌、酵母菌、真菌、過敏原和其他毒素。

免疫球蛋白 IgG

(immunoglobulin'簡稱Ig)的一種,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5類,即IgG、IgA、IgM、IgE、IgD,其中IgG含量最高,佔Ig總量的55%以上,是機體重要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毒素抗體

紐西蘭全年草飼牛

紐西蘭全年草飼牛

紐西蘭草飼牛,有別於其它牛初乳生產國以穀飼、人工肥育與圈養為飼育
實驗證實:紐西蘭生產天然放牧的純草飼牛,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草飼乳牛與穀飼(飼料)乳牛,營養價值有何不同?

資料來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

牛初乳的7大作用

牛初乳的7大作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A+醫學百科

牛初乳中含有7種以上的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結合蛋白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從而賦予牛初乳一系列的保健功能。
大量動物、人體功能實驗證實,口服牛初乳可提高系統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並促進胃腸道生長發育腸道組織創傷的癒合、延緩衰老促進生長發育等。

初乳蛋白-紐西蘭純牛初乳

初乳蛋白-紐西蘭純牛初乳


母乳餵養的巨大益處已為營養學界公認。其主要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而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竟為人初乳的50倍以上,被譽為「天然的營養寶物」。

何謂牛初乳?

初乳是產犢後3天內的乳汁,其營養成分與普通奶相比,含有較高蛋白質,而脂肪和糖含量則較低,含量是常乳的10—17倍,維生素D維生素A分別是常乳的3倍和10倍。

另外,初乳亦含有大量的免疫和生長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
雌性哺乳類動物於產後2-3天內所分泌乳汁稱為初乳,之後分泌的乳汁則稱為常乳。牛初乳屬初乳其中一種。牛初乳中的重要生長因子在化學成分上和人初乳中的基本一致。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台灣褐藻 驚人報告,許達夫醫師提出每天服用8g以上(約16顆)效果加20倍

正確選擇治療方式 癌症病人存活率大幅增加

正確選擇醫療方式 癌症患者存活率大幅提升
張佐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2年蟬聯10大死因之首,致使大家聞癌色變,也使得醫藥界積極研發癌症治療藥物。根據抗癌名醫許達夫醫師,針對其院所內之癌症病人臨床統計顯示,癌症病人持續使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6個月,存活率可提高20倍。可見只要正確選擇醫療及輔助方式,並且依照醫師指示定期服用,存活率可大幅提升!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乳癌末期轉移 婦人鬼門關前徘徊險送命

乳癌末期轉移 婦人鬼門關前徘徊險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年52歲的廖美惠,兩年前罹患乳癌第四期,且已轉移至骨頭,醫院一度準備安排她進入安寧病房;所幸靠著全方位治療與正面心靈能量,現已恢復良好,正準備出國參加女兒婚禮。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褐藻醣膠+藍藻+綠藻+紅藻 = 多藻元氣配方

褐藻+藍藻+綠藻+紅藻 = 多藻元氣配方

褐藻醣膠 Fucoidan 

別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什麼人適合吃: 

★ 抵抗力弱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紅斑性狼瘡) 
★ 癌症患者 
★ 肝功能不佳 
★ 便秘、胃食道逆流、胃潰瘍 
★ 幼兒預防感冒、腸病毒 

4公斤的褐藻僅能萃取出1公克的褐藻醣膠,褐藻醣膠(Fucoidan是一種具有特殊機能性且經醫學證實具有:抑制腫瘤、抗發炎、調節免疫力、降低化療副作用,因而受到醫學保健研究的重視。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早上吃最好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早上吃最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十幾年前當我開始鼓吹吃帶皮地瓜養身餐時,有人認同有人質疑。多年之後,經過許許多多人的親身體驗,地瓜餐的功效和好處不時在媒體上沸騰,執行地瓜排毒餐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雖是我始料未及的結果,但是見到地瓜的好處能被肯定、能被廣泛應用,自然也感到相當欣喜。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乳癌發生率10年飆升5成6 早期治癒率高

乳癌發生率10年飆升5成6 早期治癒率高
記者蘇元和/台北報導 2015-07-16 12:30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根據癌症登記統計資料指出,101年就有10,525名女性罹患乳癌,也就是每10萬人中有65.9人,近十年間發生率大幅上升了56.9%。 國健署提醒,乳癌危險因子,除有乳癌家族史者、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等外,還有飲食健康問題導致肥胖與運動不足以及有菸、酒習慣者。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雖然大家聞癌色變,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一期乳癌更高達9成5,呼籲民眾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恢復健康人生。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中藥大抽查 三款中藥含禁藥

中藥向來被國人視為養生、治病的聖品,但由於九成五仰賴進口,源頭難以把關,品質良莠不齊。正當台灣人「聞進口茶色變」之際,《今周刊》追查發現,中藥果然亦有嚴重的農藥殘留問題,而且問題不比進口茶來得小!

(來源:今周刊)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吃這些病情惡化-乳腺癌的飲食禁忌

吃這些病情惡化-乳腺癌的飲食禁忌

】 
很多乳腺癌患者由於不重視飲食習慣,常常加重乳腺癌的病情,為了讓患者對飲食方面的禁忌有所瞭解,下面介紹乳腺癌不能吃的食物,希望幫助乳腺癌患者們減輕病情。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褐藻醣膠三大抗癌作用

褐藻中的抗癌成分-Fucoidan  

Fucoidan 是一種水溶性多醣類,為褐藻中特有的「 黏滑 」成份,其化學結構是由 「 硫酸岩藻糖 」所構成之雜聚多醣體。
Liu
2005)研究發現,對長有惡性腫瘤的老鼠給予 Fucoidan後,可以抑制 50.3% 的惡性腫瘤生長;此外,能提升老鼠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因此認為Fucoidan的抗癌活性與提升免疫反應有關,最重要的是Fucoidan對老鼠並無生物毒性反應。 

褐藻醣膠三大抗癌作用


褐藻醣膠與預防、輔助骨質疏鬆

褐藻醣膠與預防、輔助骨質疏鬆

細胞實驗發現,台灣褐藻醣膠可使造骨細胞的骨鈣素顯著的分泌。

骨鈣素就是代表骨質增生的標記也就是代表台灣小分褐藻醣膠(Fucoidan)可促進骨質的增生,且會讓礦化堆積效果提升。

而從動物實驗也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促進血液中的鈣含量維持在比較高的狀態,能減低鈣的流失,而且骨質密度也有顯著的增加。觀察礦物質堆積,也有顯著差異的表現

褐藻醣膠-預防、抵抗胃潰瘍

褐藻醣膠-預防、抵抗胃潰瘍


根據文獻報告指出,褐藻醣膠富含的『硫酸基』,也存在於人體的胃中,用於構成胃黏膜。

因此褐藻醣膠內含的『硫酸基』與人體間形成黏膜的部分並無差異。當褐藻醣膠進入到胃內,便會包住胃黏膜以保護胃,滲透黏膜表面,此時褐藻醣膠刺激黏膜後,因發炎部為就會進行抑制發炎,同時促進生長出正常細胞,以修復潰瘍。

另外,腸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吸附於硫酸基的性質,一般會吸附胃黏膜上的硫酸基,當有褐藻醣膠的硫酸基進入胃中,就會招來幽門螺旋桿菌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褐藻醣膠-降低血糖與血脂 預防及輔助糖尿病

褐藻醣膠-降低血糖與血脂  預防及輔助糖尿病

根據台灣大學醫學院 黃敏銓副教授 研究報告-

Fucoidan (褐藻糖膠)之萃取與不易形成體脂肪之功能評估


Fucoidan 已經藉由全球許多科研界的研究,初步證實其具有消化道保健、心血管系統保健、抗過敏、降低膽固醇、抗氧化/老化、抗菌及抗病毒等多項生理功能,其市場潛力與未來發展性不可限量。而在本計劃中,針對由海蘊萃取出之褐藻醣膠進行不易形成體脂肪之實驗,結果顯示持續服用褐藻醣膠能夠預防體脂肪的形成,並達到體重之控制。

 動物實驗更另外顯示出的結果,服用海蘊萃取之褐藻醣膠能夠降低血糖降低膽固醇,也顯示出未來可針對這一方面來設計規劃,讓由海蘊所萃取出之Fucoidan成為多功效的健康食品。

膠原蛋白(胜肽) 對人體的好處


一、提高免疫機能

    人體的免疫力的高低是與一些稱為免疫球蛋白的生體分子有關,如淋巴球與巨噬細胞,當外來異物入侵時免疫細胞有如軍隊一般,會對外來異物進行抵抗,將異物包圍吞噬,甚至自我犧牲以保住身體健康所以免疫細胞愈強壯,且數目夠多的話就能夠將外來敵人完全殺減,否則就會使身體生病。

生活規律無惡習 竟罹肺癌三期

生活規律無惡習 竟罹肺癌三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8歲的鄭惠真是名幼兒園老師,早睡早起、吃素、沒有抽菸喝酒等惡習。6年前,一度胸悶、咳血、發高燒到40度,她趕緊到醫院急診,經過檢查發現,肺部竟長了一顆3公分大的腫瘤,靠近支氣管又壓迫到心臟,確診罹患肺癌第3期,當時醫師宣判生命只剩3個月。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讀懂健檢報告關鍵字,看到紅字不再慌!

讀懂健檢報告關鍵字,看到紅字不再慌!

圖、文/遠見雜誌

隨著預防保健觀念普及,愈來愈多民眾主動進行健檢。但健檢方案這麼多,該怎麼選?如果不想花大錢,其實基礎型健檢項目,已經能讓你知道身體大致情況了。


提升癌症日常照護 減輕治療副作用

提升癌症日常照護 減輕治療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的統計,癌症為國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症患者除了病痛的折磨外,還要忍受治療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掉髮、血球降低等,標靶藥物雖可減少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率,卻也帶來皮膚乾燥、甲溝炎及痤瘡樣紅疹等狀況產生,若沒有妥善照顧,反而影響原有療程,嚴重時甚至中斷治療。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施盈逸醫師建議,可從日常照護開始做起,減少副作用發生的機會。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天然褐藻萃取 有助癌症及慢性病治療

天然褐藻萃取 有助癌症及慢性病治療

文/楊子樊
台灣海域蘊藏豐富天然褐藻,褐藻醣膠是從褐藻中萃取出的多醣體,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有助於癌症及慢性病治療。

近年來,有關褐藻醣膠的研究,在台灣取得豐碩的成果。據諸多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利用低分子技術,製成高濃度的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Oligo Fucoidan)除了可調節免疫細胞活性,抑制癌細胞生長,對於慢性病(如: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有調控的作用。

睡飽吃好 護肝四要

聯合報 記者黃筱雅/報導

肝臟並無痛覺神經,即使工作勞累、負荷沉重,也不太發出「怨言」。國際保健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教授表示,現代人飲食及生活習慣不佳,國人平均每四到五個成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嚴重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不得不慎。

傷肝的危險因子
顧肝第一步,應先做好「排毒」工作。王進崑指出,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如遺傳體質、缺乏適當體能活動、偏食或暴飲暴食、嗜好油炸或精緻食品、肥胖,都可能會造成代謝症候群,這些也常是傷害肝臟的危險因子。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圖表一秒讀懂最新台灣十大癌症報告書

自己的健康自己顧

用圖表一秒讀懂最新台灣十大癌症報告書圖

撰文:Re-lab,專業Infographic工作室,致力於資訊簡化與美化。


最新2012台灣十大癌症報告書14日出爐,不出所料地癌症時鐘再度撥快,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比2011年又快了14秒。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身邊的癌症,Re-lab整理了今年的報告書,同時加上由GLOBOCAN 2012而來的資料製成了跨頁圖表。除了從圖表上可觀察到幾項難以忽略的事實,也希望各位讀完本表、看到「警世味」十足的紅吱吱癌症示意圖後,能激發「自己的健康自己顧」的防癌意識,別讓病歷和圖表主色一樣紅通通。

台灣十大癌症:大腸癌奪冠,肺癌領先肝癌後來居上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肺癌101年竄十大癌第二 女性占八成

肺癌101年竄十大癌第二 女性占八成

衛生福利部公布民國一一年國內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罹癌人數再攀新高,癌症時鐘也再次撥快,平均每五分廿六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加快十四秒。尤其一一年的肺癌與肝癌發生率曲線首度呈現黃金交叉,肺癌新增人數比肝癌多出兩百多人,顯示肺癌已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
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醫院申報的癌症發生人數,一一年新增九萬六千六百九十四名罹癌個案,較前一年增加四一二人,大腸癌連續七年蟬聯榜首。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乳房腫塊的七個疑問

乳房腫塊的七個疑問

只要是女人,都會擔心美麗的胸部,哪天會長出不明的腫塊。很多女性在自我檢查時無意中摸到不明腫塊,心中常會被「這是良性腫塊,還是乳癌?」的陰影給盤據,以下針對女性最關心的乳房腫塊七大迷思提供解答,妳可以不必自己嚇自己,但也不要用駝鳥心態不去理會不明的腫塊。

Q1:乳房有腫塊,幾乎就是乳癌?

女性自我檢查時,常會覺得自己摸到腫塊,這些硬塊大多是良性,不是惡性腫瘤,但光憑觸診很難確定是否為乳癌還是良性腫塊。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抗癌新秀!褐藻醣膠提升患者存活率

台灣海域蘊藏豐富天然褐藻,透過生物特性並利用低分子技術,製成高濃度、高純淨的小分子褐藻醣膠,近年來被發現,有助於癌症治療。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政府成功技轉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發光


政府成功技轉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發光


『感謝貴公司的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讓我的父親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有很好的體力,可以到各地爬山、觀光讓他的人生再次感受到希望。』中華海洋生技總經理-戴章皇所唸出的,是過去數年來累積的癌友或親屬所寫,堆積如山的感謝信內容之一。

7年前,中華海洋生技發現自家免換水-海水養殖系統所養的石斑魚,免疫力特別好,不容易受傷或生病,在多次與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討論後,發現原來石斑魚健康的秘密,來自海洋中的褐藻,雙方因此一拍即合,開始研究台灣周遭海域的褐藻,並利用台灣特殊的研究技術,萃取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忘了是病人! 乳癌三期勇敢抗癌

忘了是病人! 乳癌三期勇敢抗癌


記者關嘉慶報導

「我都忘了自己是病人!」今年六十歲的趙素貞,在四年前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罹病後,她的整個人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但治療的過程很順利,而且家庭也更和樂,讓她更加體悟到,該如何看待人生的生老病死。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女子突然血便以為長痔瘡 檢查後竟確診大腸癌

女子突然血便以為長痔瘡 

檢查後竟確診大腸癌


(陳承璋/採訪報導)明明作息都正常,怎會料到中招大腸癌?一名毛姓女子,四年前突然出現血便,起初她抱有警覺心,第一時間,上網找尋相關大腸癌初期症狀,但網路資料所描述的內容,幾乎與她不符,遂不以為意,而隨著時間拉長,血便持續,感到極為困擾的她,終於到醫院就診,想一次解決心中一口咬定的痔瘡毛病,不料,一到診間,醫師檢查後,竟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二期,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國際癌症研討會 抗癌研究再突破

國際癌症研討會 抗癌研究再突破

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5年第七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研討會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彭汪嘉康院士、台中澄清醫院張金堅院長、台北市萬芳醫院賴基銘副院長、香港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創院院長李函宓醫師、澳門血液腫瘤醫學會會長(澳門仁伯爵醫院血液腫瘤科)陳迺志醫師及泰國Holistic Anti-Aging Institute Dr. Orawan醫師等國際癌症專家蒞臨指導。會中亦邀集國內外著名學者及中、西各界醫師,共同發表近期「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實驗及人體臨床輔助治療成果報告。

肺癌有成為新國病之勢

楊泮池:肺癌有成為新國病之勢

肺癌連續多年蟬連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台大校長、肺癌權威醫師楊泮池指出,肺癌隱然有成為新國病之勢。標靶藥物雖對肺癌治療成效不錯,但費用昂貴,末期病患仍需承受極大痛苦。他建議政府及早擬定肺癌篩檢政策,早期發現治療。

大腸癌 初期症狀不明顯易輕忽

大腸癌 初期症狀不明顯易輕忽

【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綜合整理】

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也因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通常若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帶血或解不乾淨、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或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感等,都應提高警覺。

此外,通常病患若檢查發現具有大腸息肉,應更加小心。這是因為,大部分大腸癌患者,都是先由腸壁產生息肉,再轉變為癌症,因此建議定期做檢查,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先予以切除,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降低罹癌風險。
案例一:愛吃肉 她腸內13顆息肉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台灣民眾有5大腸癌危機

台灣民眾有5大腸癌危機

別小看大腸瘜肉對健康的威脅!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估算,國內將近有71萬名年輕人籠罩在瘜肉陰影之下。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長期放任不管易癌化。調查也發現國人對腸癌普遍存在的5大認知危機,8成民眾在大腸瘜肉的認知問答中回答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