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分子 褐藻醣膠 官方粉絲團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初乳蛋白 Q&A

初乳蛋白Q&A問答


Q1. 紐西蘭進口的初乳蛋白,與其他國家有何不同?

A1: 資料來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
  • 紐西蘭乳牛飼養方式是草原放牧,簡稱草飼乳牛
  • 一般有圈養、混養、穀飼(飼料)乳牛等
  • 所產生的生乳營養價值不同
  • 紐西蘭的乳牛,是全球唯一沒有狂牛症的國家
  • 紐西蘭的乳牛,沒有注射賀爾蒙、抗生素
  • 紐西蘭的乳牛,數量比人還多,約600萬頭

牛初乳的營養成分


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A+醫學百科

醫學臨床研究表明,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抵抗病毒、細菌、酵母菌、真菌、過敏原和其他毒素。

免疫球蛋白 IgG

(immunoglobulin'簡稱Ig)的一種,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5類,即IgG、IgA、IgM、IgE、IgD,其中IgG含量最高,佔Ig總量的55%以上,是機體重要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毒素抗體

紐西蘭全年草飼牛

紐西蘭全年草飼牛

紐西蘭草飼牛,有別於其它牛初乳生產國以穀飼、人工肥育與圈養為飼育
實驗證實:紐西蘭生產天然放牧的純草飼牛,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草飼乳牛與穀飼(飼料)乳牛,營養價值有何不同?

資料來源: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

牛初乳的7大作用

牛初乳的7大作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A+醫學百科

牛初乳中含有7種以上的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結合蛋白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從而賦予牛初乳一系列的保健功能。
大量動物、人體功能實驗證實,口服牛初乳可提高系統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並促進胃腸道生長發育腸道組織創傷的癒合、延緩衰老促進生長發育等。

初乳蛋白-紐西蘭純牛初乳

初乳蛋白-紐西蘭純牛初乳


母乳餵養的巨大益處已為營養學界公認。其主要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而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竟為人初乳的50倍以上,被譽為「天然的營養寶物」。

何謂牛初乳?

初乳是產犢後3天內的乳汁,其營養成分與普通奶相比,含有較高蛋白質,而脂肪和糖含量則較低,含量是常乳的10—17倍,維生素D維生素A分別是常乳的3倍和10倍。

另外,初乳亦含有大量的免疫和生長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
雌性哺乳類動物於產後2-3天內所分泌乳汁稱為初乳,之後分泌的乳汁則稱為常乳。牛初乳屬初乳其中一種。牛初乳中的重要生長因子在化學成分上和人初乳中的基本一致。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台灣褐藻 驚人報告,許達夫醫師提出每天服用8g以上(約16顆)效果加20倍

正確選擇治療方式 癌症病人存活率大幅增加

正確選擇醫療方式 癌症患者存活率大幅提升
張佐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2年蟬聯10大死因之首,致使大家聞癌色變,也使得醫藥界積極研發癌症治療藥物。根據抗癌名醫許達夫醫師,針對其院所內之癌症病人臨床統計顯示,癌症病人持續使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6個月,存活率可提高20倍。可見只要正確選擇醫療及輔助方式,並且依照醫師指示定期服用,存活率可大幅提升!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乳癌末期轉移 婦人鬼門關前徘徊險送命

乳癌末期轉移 婦人鬼門關前徘徊險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年52歲的廖美惠,兩年前罹患乳癌第四期,且已轉移至骨頭,醫院一度準備安排她進入安寧病房;所幸靠著全方位治療與正面心靈能量,現已恢復良好,正準備出國參加女兒婚禮。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褐藻醣膠+藍藻+綠藻+紅藻 = 多藻元氣配方

褐藻+藍藻+綠藻+紅藻 = 多藻元氣配方

褐藻醣膠 Fucoidan 

別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什麼人適合吃: 

★ 抵抗力弱或有免疫系統疾病者(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紅斑性狼瘡) 
★ 癌症患者 
★ 肝功能不佳 
★ 便秘、胃食道逆流、胃潰瘍 
★ 幼兒預防感冒、腸病毒 

4公斤的褐藻僅能萃取出1公克的褐藻醣膠,褐藻醣膠(Fucoidan是一種具有特殊機能性且經醫學證實具有:抑制腫瘤、抗發炎、調節免疫力、降低化療副作用,因而受到醫學保健研究的重視。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早上吃最好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早上吃最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十幾年前當我開始鼓吹吃帶皮地瓜養身餐時,有人認同有人質疑。多年之後,經過許許多多人的親身體驗,地瓜餐的功效和好處不時在媒體上沸騰,執行地瓜排毒餐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雖是我始料未及的結果,但是見到地瓜的好處能被肯定、能被廣泛應用,自然也感到相當欣喜。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乳癌發生率10年飆升5成6 早期治癒率高

乳癌發生率10年飆升5成6 早期治癒率高
記者蘇元和/台北報導 2015-07-16 12:30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根據癌症登記統計資料指出,101年就有10,525名女性罹患乳癌,也就是每10萬人中有65.9人,近十年間發生率大幅上升了56.9%。 國健署提醒,乳癌危險因子,除有乳癌家族史者、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等外,還有飲食健康問題導致肥胖與運動不足以及有菸、酒習慣者。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雖然大家聞癌色變,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一期乳癌更高達9成5,呼籲民眾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恢復健康人生。